日期:2025 年 7 月 19 日 上午 9:00 - 12:00
地点:文轩厅
数据可视化旨在利用视觉感知协助用户发现、理解和探索数据特征、结构和规律,从而获取知识。一个完整的可视化分析循环框架起始于数据,终点是提炼的知识,在此之间,充分利用视觉感知和用户交互是有效获取知识的两大“法宝”:可视化应充分利用人类视觉感知能力,基于视觉感知理论和模型对数据进行有效而优雅的视觉编码,以增强人们对数据的理解;用户通过交互技术探索数据,并确定可视化参数。
本课程包含内容讲授、分组讨论与成果展示三个环节。在内容讲授环节,我们将以可视化分析的循环框架为主线,系统介绍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、核心模型、设计准则及常用交互技术,并阐述这些技术在科学可视化中的具体应用。在分组讨论环节,我们将给定一个可视化主题,学员们将分组对数据、分析任务和科学问题进行头脑风暴,体验从基础标记选择、到视觉通道编码,再到交互方法构建的可视化设计全流程,以解释或探索所提出的科学问题。在成果展示环节,学员们将介绍设计的数据可视化、交互界面和交互方法,探讨所使用的视觉元素(标记、视觉通道)如何有效地表现数据特征,以及交互方法如何帮助用户进一步探索数据。
日期:2025 年 7 月 19 日 上午 9:00 - 12:00
地点:清河坊厅
本课程以“信息可视化”为核心主题,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,深入探讨数据表达的艺术与科学。课程将围绕如何将复杂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形式展开,着重剖析线性模型中视觉创意与视觉符号在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。课程内容涵盖信息可视化的理论基础,包括其基本概念、历史发展以及视觉编码在信息可读性与理解性中的作用;同时,以印加结绳符号(Quipu)为例,深入分析绳结符号的结构与语义功能,揭示符号系统在信息存储与传递中的独特价值。实践环节中,学员将运用绳子编织的方式呈现个人生命中的重要节点,通过绳子的长度、颜色、结的类型等元素构建具有叙事性的视觉作品,以此探索信息可视化在情感表达中的可能性。此外,课程还将通过经典与当代案例分析,引导学员批判性地思考设计决策对信息传递的影响,强调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融入创意与美学元素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学员将掌握信息可视化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,理解视觉符号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,提升创意表达与叙事能力,并培养对信息可视化作品的批判性分析能力,从而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深度与创意的信息可视化作品。